DeepSeek R1 使用教程:从入门到精通,让国产 AI 真正帮你打工!
作者:夙愿学长
原文链接: https://juejin.cn/post/7467831211643256869
大家好,最近 AI 圈子里讨论度最高的莫过于 DeepSeek 家的 R1 模型 了。 这款能与国际顶尖大模型一较高下的国产 AI,确实有着不俗的实力,特别是它强大的推理能力和对中文的深刻理解,让人眼前一亮。
不过,相信很多朋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,自己的 DeepSeek R1 并不是那么地好用。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,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技巧,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驾驭 DeepSeek R1,让它成为你真正的得力助手。
一、入门篇:新手快速上手
刚接触 DeepSeek R1 的朋友,可能会觉得有些无从下手。别急,我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。
1. 访问 DeepSeek:网页和 App,总有一款适合你
DeepSeek 目前提供了 网页版 和 App 两种使用方式。
- 如果你喜欢在电脑上使用,可以直接访问它的官网。
- 如果你更习惯在手机上操作,可以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“DeepSeek”,认准那个蓝色的鲸鱼图标,下载安装即可。
2. 开启“深度思考”和“联网搜索”
进入 DeepSeek 的聊天界面,你会发现两个重要的开关:
- 深度思考: 这是开启 DeepSeek R1 模型的关键。打开它,你才能使用到 R1 模型,否则是 V3 模型。
- 联网搜索: 让 DeepSeek R1 在回答问题时参考最新的网络信息,避免出现“信息过时”的情况。
3. 直接提问:像和朋友聊天一样自然
DeepSeek R1 的一大特点是擅长推理。你不需要写复杂的提示词,只需像和朋友聊天一样自然地提出问题即可。
例如:“这周末我想去广州周边转转,有什么好推荐?”
4. 听不懂?让它“说人话”!
当 DeepSeek R1 的回答太专业时,可以直接说:“说人话!”或“用大白话解释一下”。
更精确的提示词是:
请用朴实直白的语言,不要过度发挥或创造新名词,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或自创概念。
二、进阶篇:掌握这些高阶技巧
掌握了基础的使用方法,我们再来学习一些进阶技巧,让 DeepSeek R1 更好地替你打工。
1. 万能提问公式:让你的问题更清晰
虽然 DeepSeek R1 能理解自然语言,但一个清晰、明确的问题能帮助它更精准地理解你的意图。
万能提问公式: 背景 + 需求 + 约束条件(可选)
- 背景: 你是谁?你处于什么情境下?
- 需求: 你想让 DeepSeek R1 做什么?
- 约束条件: 对回答的要求或限制。
例如:“我是一名大学生,正在准备期末考试(背景)。我想复习一下微积分的重点知识(需求)。请帮我整理一份复习大纲,重点是常考的题型和解题思路(约束条件)。”
2. 风格模仿:让 DeepSeek R1 仿写
DeepSeek R1 不仅能解决问题,还能模仿各种文风进行创作。
比如:“模仿禅宗公案的风格,回答 AI 提效有没有用?”
3. 深度思考加强:让回答更有深度
最近因为用户量暴增,DeepSeek 的思考时间被缩短。你可以加上这个提示词:
“请一步步思考,逐步推理,详细展示你的思维链路。”
加上这句后,R1 输出的内容往往更完整、更深入。
三、认识局限性:DeepSeek R1 的局限性与应对方法
1. 长文本限制
DeepSeek R1 的上下文限制为 128k token,输出上限为 8k token。 处理超长文本时可能会逻辑混乱。如果要处理超过 4000 字的内容,建议使用 Claude 3.5 Sonnet 或 Gemini 2.0 Flash 等更适合长文本的模型。
2. R1 更适合理科任务
R1 的核心是推理模型,更适合理科任务,比如逻辑推断、编程、计算等;而不太适合创作类任务。
我更建议把它当成一个“灵感生成器”,用来启发你的创意,而不是完全依赖它来写文章。